

入夏后,氣溫持續升高,“清涼經濟”隨著熱浪悄然興起,展現出蓬勃活力。云霄縣和平鄉棪樹村、內洞村憑借得天獨厚的清涼氣候,成為人們避暑納涼的理想之地,吸引了游客紛至沓來,全鄉每天平均接待游客達2000余人次,助推了當地文旅產業提質效、創品牌。
夜幕降臨,棪樹村疊泉瀑布旁歡笑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在淺水區盡情玩耍,大人們則在廣場上休閑地喝茶聊天。曾幾何時,鄉村的夜晚是寂靜的,如今,棪樹村的夏夜正被“清涼經濟”點亮,變得熱鬧非凡。
“我的同事有來過棪樹村,聽他們說這邊很好玩,我在抖音上也經常刷到,今天就帶孩子過來看看。在棪樹村這邊泡茶很愜意,空氣很清新,我們看到很多游客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開車過來的。”游客湯冬梅說。
“清涼經濟”的蓬勃發展,實實在在地充盈了村民的腰包,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村里的環境好了很多,游客也增加非常多,游客一多,我們村民就在村里做起了小生意,有泡茶、賣水果和果盤的,一天可以增收一千多元,不用去外面就業,在自己村里就可以賺錢,很開心?!睌傊鲄菨h洲高興地說道。
客流量帶來經濟增量,棪樹村、內洞村正成為和平鄉鄉村振興強勁引擎。近年來,和平鄉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深度挖掘“中國枇杷之鄉”產業優勢,真正把鄉村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整合吃住行游等旅游資源,以盤活我們鄉的水資源為抓手,統籌本地的生態要素,打造形成了以‘清新棪樹’‘水美內洞’為代表的網紅打卡點,探索推動鄉村游、短途游、周末游等模式,發展‘清涼經濟’,帶動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通過賣一些枇杷花、枇杷膏、蔬菜、土雞蛋等,增加群眾收入,同時優化一些基礎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質量,讓更多游客在和平鄉度過一個清涼愉快的夏天。”和平鄉黨委副書記張文國說。
記者:湯金梅 方闐 劉亮真
通訊員:林釅 郭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