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為有效挖掘“遷臺記憶”文化價值,增強兩岸民族認同感,云霄縣檔案館組織檔案調研小組深入多地走訪,了解云霄與臺灣之間的神緣血緣關系,探尋解碼寺廟、宗祠與“遷臺記憶”的聯結。
云霄縣檔案館調研小組先后深入威惠廟、燕翼宮、英濟宮,以及上河村懋德堂、枧河村何氏家廟等處,探索梳理云霄“遷臺記憶”的點點滴滴和深刻聯結。
省級文保單位威惠廟作為“開漳”重要史跡,承載著兩岸神緣關系的重要歷史,是臺灣300多座開漳圣王廟的祖廟,是“遷臺記憶”中根脈傳承的關鍵部分。燕翼宮作為漳臺交流基地,留存著先輩開拓的印記,為調研人員理解遷臺先驅的起源提供了線索。位于莆美鎮莆下村的英濟宮奉祀著張氏祖姑英濟夫人,其抗倭佑民事跡載于文獻、傳于民間,更在臺灣臺北、嘉義等地衍生出多處英濟夫人廟。多年來,臺胞進香團尋根朝拜、絡繹不絕,讓英濟宮從地方性家族祭祀符號,成為兩岸共祀、溯源探宗的文化載體。在下河鄉上河村懋德堂、馬鋪鄉枧河村何氏家廟,調研組同樣感受到,在這些宗祠建筑與檔案留存間,記錄著遷臺族群尋根謁祖的軌跡,都成為云臺血緣關系的重要記載。
通過此次為期兩天的活動,調研組征集到十六份“遷臺記憶”檔案,深刻感受到寺廟、宗祠檔案鮮活記錄著兩岸同宗同源、割舍不斷的神緣血緣關系的歷史,是“遷臺記憶”在文化傳承里的生動注腳,為云霄縣檔案館挖掘“遷臺記憶”文化價值,觸摸“遷臺記憶”跨越海峽的溫度,積累了珍貴的素材與情感認知。(來源:云霄縣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