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云霄縣莆美鎮佳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云霄團縣委聯合舉辦的“筑夢希望行”支教夏令營活動圓滿落幕。在為期8天的時間里,一群懷揣公益熱忱的返鄉大學生志愿者,陪伴30名佳兜村及周邊適齡兒童,共同走過了一段難忘的假期成長旅程。
實踐站搭臺,青春志愿“駐”進村。佳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敞開大門,成了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扎根鄉村的“主陣地”。來自各地院校的年輕人懷揣著公益初心匯聚于此,把理論宣講室改成課堂,將文體活動室變作樂園。歷史專業的志愿者,把朝代更迭講成孩子愛聽的故事;學前專業的志愿者,在手工區教孩子們用卡紙做出五彩斑斕的小物件。在這里,志愿服務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實踐站里每日上演的生動日常。
童謠課傳韻,閩南文化“活”起來。設置閩南童謠課程,是本期夏令營里體現傳承文化的鮮亮一筆。來自廣西師范大學月港星航傳承團的志愿者以《扒龍船》《輸人不輸陣》等閩南童謠為切入點,通過“講一講”民俗故事、“學一學”音符韻律、“看一看”劇場演繹、“演一演”音樂劇,帶孩子們觸摸閩南文化根脈。從解析端午習俗里的團結精神,到用“音符小樓梯”趣學樂理,從四幕小劇場具象化文化內涵,到孩子們自信唱響鄉音、共制道具,方言互助中情感漸濃,讓閩南人“輸人不輸陣”的拼博精神在童聲里悄然傳承。
特色課入腦,多彩時光“趣”味多。手工課上,孩子們圍坐長桌,卡紙在指尖變成“五彩龍”,碎片拼合成“中國地圖”,實踐站成了探索世界的窗口;語文課上,投影屏映出詩詞里的場景,孩子們的笑聲飄出窗外,讓這里化作歡樂的海洋;科學課上,志愿者點燃蠟燭、架起燒杯,帶孩子們觀察那些奇妙的化學變化。這些精心設計的課程,讓實踐站真正成了孩子們愿意來、快樂學的“假期樂園”。
文明風拂面,溫情陪伴“暖”童心。從承接支教活動到搭建服務平臺,佳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揮陣地優勢,成為孩子們暑期增智潤心、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同時,一場場暖心陪伴、一堂堂德育浸潤,匯聚了各方力量的暖心行動,不僅為孩子們撐起了成長的“綠蔭”,更以文明之風浸潤心田,筑牢他們向陽生長的精神根基。
來源:莆美鎮 云霄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