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基層教育的發展水平,不僅承載著鄉村孩子的成長夢想,更決定著鄉村未來的發展高度。2024年10月,漳州市紀委監委駐市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干部柳長棚來到云霄縣下河鄉世坂村駐村鍛煉,懷揣著“辦好鄉村教育”的初心,他把腳步扎進鄉村校園,用實干為當地教育難題破局,讓教育的暖陽照進大山深處。
從“校園走訪”到“難題聚焦”傾聽村小教學訴求。初到世坂村,柳長棚便帶著“摸清鄉村教育現狀”的任務,走進了世坂村小學。在與校長許錦森的交談中,柳長棚了解到世坂小學現有10個教學班,315名學生,生源來自世坂村和三星村。在談到學校當前面臨的困境時,許錦森校長表示:“學校師資不算寬裕,但最棘手的是缺一臺多媒體教學設備。” 柳長棚默默記下這個“心頭事”,暗下決心要幫學校補上這堂“設備課”。
從“奔走協調”到“設備落地”破解教學保障難題。“村民的期盼、學校的需求,就是駐村工作的方向。”離開世坂村小學后,柳長棚整理好學校的訴求,趕往云霄縣教育局反映情況。在與云霄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溝通時,他結合駐村調研的實際,講述了世坂村小學當前面臨的問題。
云霄縣教育局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立即協調世坂中心校統籌資金2萬余元解決設備采購事宜,并要求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通過網超采購確保設備質量達標、資金使用合規。不久后,嶄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順利運進校園,許錦森校長激動地對柳長棚說道:“感謝您對世坂小學教育的關心和支持!”
從“主動問需”到“資金爭取”助力寄宿校建設提速。解決了世坂村小學的難題后,柳長棚并未停下腳步。在與下河鄉中心校校長許文良的溝通中,他又捕捉到另一個教育民生痛點——下河車圩小學教學樓項目的配套設施資金缺口。
作為2025年云霄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下河車圩小學是一所服務周邊11個行政村(車圩、坡兜、下洞等)的鄉村寄宿制學校,現有7個教學班、242名學生。許文良校長介紹,目前教學樓主體結構已于今年6月11日封頂,但課桌椅、校園廣播系統、監控設備等配套設施的經費緊張。
得知情況后,柳長棚立刻發揮自身派駐單位優勢,一邊梳理鄉村教育專項資金政策,一邊主動對接漳州市教育局、市財政局。他多次帶著項目材料上門匯報,詳細說明下河車圩小學的辦學意義和資金困境。經過不懈努力,他為學校爭取到漳州市教育局專項資金5萬元、漳州市財政局專項資金10萬元,目前資金審批手續正在辦理中。
“駐村工作,就是要把群眾的‘急難愁盼’當成自己的事。” 柳長棚說。在世坂村的日子里,他用一次次奔走、一個個行動,為鄉村教育搭起“保障橋”,用紀檢監察干部的擔當與溫情,守護著大山里孩子們的求學夢想,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堅實的教育力量。
來源:云霄縣委組織部公務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