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提高糧庫建設與管理現代化水平,確保儲糧安全,2022年以來,云霄縣通過強化投入、科技賦能和管理創新,推動糧庫現代化高標準改擴建,讓大埔中心糧庫完成了“老破小”到“智慧化”的華麗轉變,也讓糧食住進了“好房子”。
在大埔中心糧庫中控室,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著“智慧閩糧”購銷領域監管信息系統,查看糧倉內部溫度、濕度等糧情。有了“智慧閩糧”系統的加持,糧庫實現了糧情檢測、溫濕度控制、出入庫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智慧化,收糧、儲糧、管糧事半功倍。
“大埔中心糧庫運用先進的糧庫信息化管理技術,配備智能化出入庫管理系統,采用電子測溫實時監測糧庫內的溫度、濕度、氣體濃度等環境參數以及糧食的儲存狀態,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預警。同時通過智能通風、空調控溫、充氮氣調等系統,實現對庫存糧食的低溫、低氧、低能耗綠色管理,歷史數據對比和倉內監控觀測糧食,提高保管員工作效率,延長糧食儲存周期,保障糧食質量。”云霄縣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湯漢森。
“智慧閩糧”系統,是云霄縣推進糧庫現代化高標準改擴建的一個重要成果。2022年以來,云霄縣累計投入8271萬元,完成了大埔中心糧庫糧食倉儲改擴建和物流中心建設。這座現代化糧庫,集采購、銷售、儲存管理業務于一體,總倉容達4.38萬噸。科技賦能倉儲升級,倉房糧溫檢測、密閉控溫、低溫儲糧、氣調儲糧等科學儲糧技術的運用,延長儲糧時間,延緩糧食品質下降,提升綠色儲糧效益。
“縣委縣政府大力投入,對老舊糧倉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重點提升倉房的氣密性、保溫隔熱性能和防潮防漏能力。改造升級后的糧庫提升了縣級儲備糧安全保障能力,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守住管好‘八閩糧倉’。”湯漢森表示。
智能化不僅提升效率,更讓儲備糧管理從“粗放式”轉向“精細化”。目前,大埔中心糧庫儲糧可滿足全縣40萬購糧人口180天的口糧,成為突發公共事件中糧食應急供應的“穩定器”。
記者:湯金梅 馮汪煜
通訊員:蔡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