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午時分,云霄縣馬鋪鄉峰頭村的幸福院里飯菜飄香。“開飯嘍!”隨著一聲親切的吆喝,韭菜炒豆腐的清爽、紅燒肉的醇香裹著騰騰熱氣彌漫開來。碗筷的碰撞聲與老人們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村里最溫暖動人的正午交響曲。“以前一個人做飯,煮碗面都嫌麻煩,哪有這熱乎勁兒!”70歲的獨居方大爺端著餐盤,夾起一塊軟嫩的豆腐笑得開心,“你看這豆腐,正合我這沒牙的口!”身旁的方阿婆接過話茬:“以前菜炒多了總剩著,不新鮮。現在三菜一湯天天換樣,和老伙計們一起吃,飯都香了三分!”
這份其樂融融的景象,源于峰頭村扎實推進幸福院質量提升工作。峰頭村以場地優化、設施更新和適老化改造、服務隊伍培養、管理制度完善、文化活動逐步豐富為抓手,扎實推動助餐、助醫、助潔、助樂“四助”服務落地見效。
當陽光灑在這棟土黃色的小樓上時,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猶如書寫著愜意的“夕陽紅”。農村幸福院已成為老人們的“第二個家”,處處彰顯貼心關懷:工作人員根據老人咀嚼能力和健康狀況,每周更新定制菜譜,40多位獨居、高齡老人徹底解決“做飯難、吃飯冷”的問題;聯合當地衛生院共建“健康驛站”,每周固定有醫生駐點坐診,定期提供免費體檢;配備全自動洗衣機,確保衣物隨時換洗,還組建便民服務隊,每月為老人提供理發、剪指甲等服務。此外,還常態化開展棋牌、戲曲、讀書會等活動,曾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方大爺,如今每天都來搶占“最佳棋位”,等著和老伙計們切磋較量。
今年來,馬鋪鄉已完成峰頭、客寮、寶石、杉腳、石鼓、湖洋等6個村的幸福院質量提升改造。下一步,馬鋪鄉將聚焦“質效提升”持續發力,通過鄉級配套一點、村級自籌一點、個人繳費一點、社會捐贈一點,建立資金籌集多元機制,不斷打磨幸福院的服務品質,切實托起轄區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在各村徐徐展開。
通訊員:張藝丹
來源:馬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