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海蠣采收的好時節,云霄縣列嶼鎮1.5萬畝海蠣長勢良好,迎來大豐收。連日來,漁民們趁著晴好天氣,駕駛漁船出海,開展海蠣采收作業,海上田園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列嶼海域養殖區內碧波蕩漾,一顆顆生態浮球整齊排列,將養殖海域編織成阡陌縱橫的海上田園。采收海蠣的工人們掌著舵,小心翼翼地避開浮筏,順著海路來到海蠣排中間開始了一天的采收勞作。
“我養了1000畝左右,大概80萬條,一條海蠣重12斤左右,一天大概采收十來萬斤。”養殖戶湯福添表示。
采收期間,湯福添都會雇上十幾個工人,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出海收割海蠣。經過數小時的收割,海蠣裝船運輸,待船靠岸后再賣給采購商。
“每天工人都要出去采收,大概一二十個工人,一個工人的工資在四百塊到六百塊左右。我們是按訂單采收的,客戶一般晚上下訂單,有接本地的訂單,也有周邊縣區的訂單如龍海、漳浦、詔安、東山等地,還有泉州、汕頭的客戶。”湯福添說道。
得益于列嶼鎮優越的海域環境,當地產的海蠣具有生長快、個體大、品質好等優勢,海蠣肉飽滿肥美,受到各地采購商的青睞。
隨著一艘艘采收海蠣船陸續歸來,在山前漁港碼頭的另外一番繁忙的景象陸續鋪開。起重機和工人們默契配合,將一袋袋海蠣裝到運輸車上。
列嶼鎮海上養殖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學養殖技術的支持和養殖設施的持續升級。列嶼鎮海漁站工作人員定期深入海上養殖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調研工作,為養殖戶提供科學化、規范化的養殖指導。
據列嶼鎮海漁站海上管控組組長陳作飛介紹,現在列嶼鎮種植的海蠣以筏式養殖為主,通過擴大生長空間,降低生長密度,可以使海蠣長得更大、更長,肉質更肥美。
“列嶼鎮養殖牡蠣的品種大概就是三倍體、二倍體、生蠔這幾種。全鎮筏式養殖牡蠣在15000多畝,養殖差不多有將近1000萬條的牡蠣。我們海漁站會派出專業的水產技術指導人員到海上進行現場指導,包括在特殊的季節里,針對牡蠣多發病進行技術上的指導,提升科學的養殖水平,促進養殖戶增收、增益。”列嶼鎮海漁站海上管控組組長陳作飛說。
海上養殖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餐桌,也帶動了列嶼鎮鄉村振興和村民增收致富。海蠣養殖是列嶼鎮海洋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主要集中在城內、城外、山前等8個沿海村,全鎮共有海蠣養殖戶400多戶,豐收季帶動勞動力1000多人,年產海蠣1000多萬噸,年產值近2億元。
記者:湯金梅 馮汪煜 朱淮杰
通訊員:何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