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艾草裝入袋中,仔細扎緊、揉捏成圓潤的形狀,再插入木棍、裹上花布,最后用彩繩密密纏繞,記得控制好力度……”在云陵鎮渡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正帶領著20余位老人制作艾草錘。“來社區參加活動,既能學點手藝,又能和老鄰居們聊聊天,再也不怕無聊啦!”75歲的吳奶奶感嘆道。
溫馨的場景并非個例,在寶樓社區,養生講座、智能手機使用教學、團扇制作等趣味活動輪番開展;在望安社區,導引按蹺技藝教學、義務理發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直抵群眾“家門口”……云陵鎮各文明實踐所(站)以文明實踐的精準發力,將“全齡友好”融入點滴日常,不斷充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孝親敬老的文明新風,正匯成動人的風景,化作城市溫暖的底色。
有所樂,亦有所為。城元社區聯合潮劇團退休演員林森,召集轄區潮劇愛好者、中老年居民組建潮劇傳習所,自2019年起,每周固定開展潮劇傳唱活動,月參與人數超150人次,形成了濃厚的群眾文化氛圍。云陵鎮還攜手老年大學學員,在人民公園開設八段錦微課堂,推動“學有所得”走向“教學相長”,增強老年人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樂齡之風吹拂,敬老之情涌動。下坂幼兒園組織24名幼兒為高齡老人唱歌曲、獻壽桃、送百福;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建發分園)組織孩子們為爺爺奶奶奉茶,將“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融入具體行動中。4個家庭健康服務驛站定期開放自助式健康檢測,動態更新健康檔案,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義診;中醫康養集市匯聚針灸、推拿、拔罐等經典項目,邀請名中醫現場坐診,為老年人送上“養生指南”,也讓“愛老助老”的理念浸潤人心。
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醫……文明城市的溫暖底色,在微小而具體的關懷中愈發鮮明。下一步,云陵鎮將繼續把對老年人的關愛融入日常、做在經常,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文明新風吹遍云陵鎮每一個角落。
來源:云陵鎮
通訊員:方向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