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徐蔭圈 方淑娟 朱文全 文/圖)從低矮潮濕的棚戶區,到寬敞明亮的樓房;從狹窄逼仄的小巷,到休閑停車的廣場……棚改,不僅把陽光灑到了房間里,也照進了百姓的心坎上。五年來,我縣從高處落筆抒寫棚改巨作,實現了老城關向新都市的美麗嬗變。

走進渡頭安置區,道路四通八達,農貿市場人頭攢動。中心幼兒園也坐落在小區內,各種生活設施配套齊全,呈現出了現代商住小區的祥和氣象。改造前,渡頭棚戶區道路坑坑洼洼,店面生意蕭條,群眾一有錢就往外搬。如今,人居環境好了,原住戶紛紛回遷,吳進喜就是其中的一位。
渡頭安置區回遷戶 吳進喜 :“以前環境非常差,巷道都很窄,車輛進出不方便,而且路面坑坑洼洼,一到夏天污水橫流 蚊蟲也很多。現在都好了,小區有配套幼兒園、市場,而且空氣也很好,環境也很好, 出入也很方便。晚上吃完飯還可以去小區下面散散步,感覺都非常好,很不錯。”
陰暗潮濕的泥坯房、低矮破爛的籬笆墻、見縫插針的電線桿、狹窄坑洼的路面,這是烙印在所有棚戶區家庭的舊痕。2012年以來,我縣把改善棚戶區人居生活環境列為民生之首,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一篇篇氣勢恢宏的棚改畫卷揮毫而就。

云陵鎮黨委書記方錦洲向我們介紹:“2012年以來,先后對樓仔腳片區、渡頭舊區、復興路東段、威惠廟片區、舊實驗小學片區等舊城改造。使老城區得以大變樣,城鎮形象、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煥發新的活力,打造了宜居宜業宜游新云陵。”

從百姓現實需求著眼,從維護百姓利益著力,從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著手。五年來,我縣投資2.6553億元建成建成4期各類保障性住房2256套。計劃總投資21.23億元對樓仔腳、渡頭、復興路東段、威惠廟、舊實小五個棚戶區進行改造建設,目前已建成2295套安置房,極大地提升了縣城人居環境。五年間,一片片棚戶區被拆除,一棟棟新樓房拔地而起,近5000戶“蝸居戶”喬遷新居。我縣棚戶區改造的每一筆、每一畫,無不體現了濃濃的民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