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湯金梅 許穎 方晨 朱明強 文/圖)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生產模式的轉變帶來機遇。漳州綠洲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緊抓機遇,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進自動化育苗配套設備,實現了升級換代,引領云霄農業步入全新的“智能”時代。

走進漳州綠洲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里,一陣熱浪襲來。一排排青翠欲滴的番茄幼苗映入眼簾,技術顧問蔡永強正忙著查看幼苗長勢,小心翼翼地將育苗穴盤上多出的幼苗移種到旁邊的空盤里。
旁邊一個工人正準備給幼苗澆水,只見他拿著遙控器對準自動的噴水機輕輕一按,噴水機沿著軌道慢慢地移動,均勻地將水灑向周圍的幼苗上。

為了更好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結合起來,發展智慧農業,綠洲農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投建13畝的育苗大棚,并引進自動化育苗配套設備1套,包括基質消毒、基質攪拌機、育苗穴盤、自動精播生產線裝置、恒溫催苗室、育苗設施自動內噴水系統等設備,實現了“自動裝盤--取盤--打穴--點播--覆土--澆水”自動化流水線作業和精準控制。
漳州綠洲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蔡永強向我們介紹:“這個育苗大棚就是我們所謂的調控大棚,它可以控制溫度,我們有散熱設備,如抽風機、水簾風機。在這邊我們看到大部分育的苗都是茄果類的苗,剛好現在要進入秋季栽培的階段,目前是比較忙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用調控大棚來育苗的話,它會比之前老百姓用的傳統(育苗)方式來得省功,比較有效率。育苗的成活率也比較高,在這邊我們可以控制水份,甚至光線。在育苗的時候我們都會做一些逆境中的栽培,我們要讓它在逆境中成長,這樣育出來的苗成活率也比較高。我們這有自動的播種機,自動的噴水機,這樣可以保持棚內的濕度和發芽的整齊度,都有一定影響。”
育苗大棚的投用,有效地節省了人力物力。
蔡永強說:“我們人力至少可以減少一半,比如澆水的話我們要4到5個工人,現在一個人操作就行了,而且澆水更加均勻。”
為了更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也為了從源頭上保證了蔬果的安全,綠洲農業還采用椰糠育苗。
蔡先生表示:“這是我們用椰糠來做育苗,椰糠是椰子的纖維,它沒有雜菌,在種子的發芽率方面特別好,因為它很松軟,一般在國內傳統所用的是摻加了很多牛糞,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會造成一些根部的燒傷,因為它有加入肥料,而我們這個是純椰糠,沒有加入任何肥料,肥料是后來加入的,這是目前使用椰糠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