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方瑜 火田鎮工業辦)農村面貌翻天覆地,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靠的就是帶頭人能干事、會創業!這不,云霄火田鎮后埔村一座一直以來的通行“老大難”——滾水壩,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即將全面華麗轉身,變身為惠及4450名村民的惠民“連心橋”!
今天,小編就隨著火田鎮相關領導,來到后埔村這座在建的厘后線橋建設工地。鎮領導現場督促工程進度,協調解決吊樁過程遇到的臨時用地和安全施工問題。
酷暑難耐,小編在橋梁工地看到的更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只見三個橋墩分別矗立在火田溪中及兩岸。岸邊的臨時用地上兩臺吊樁機忙著把橋樁裝車,另兩臺吊樁機則忙著把橋樁鋪成橋面。一座46米長、7.5米寬、5.8米高的橋梁已現出雛形!而后埔村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組成的臨時治安小隊嚴守橋梁兩側,護衛著過往群眾及趕來圍觀這一幸事的村民們的安全!
據悉,后埔村厘后線橋是連接后埔主村與5個自然村的重要橋梁。此前將近40年的時間里,這段橋梁由火田溪后埔路段的一個滾水壩充當。該滾水壩高2.2米,晴天時溪水水位低于1米,滾水壩可供群眾及車輛安全通行。但每逢雨季,溪水上漲,橋面都會被完全淹沒。不僅群眾無法通行,還阻礙交通運輸,同時,更是鎮、村干部必查、必守的汛期安全隱患之一!已經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當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要求。


民生“老大難”即是呼聲!火田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抓立行。多次帶領后埔村兩委就厘后線橋建設展開調研,多方積極爭取資金130多萬元,為加快橋梁開工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厘后線橋于今年5月份開工,為了保證新橋早日順利通車,施工人員搶抓晴好天氣加班加點。在轟隆隆的機械聲中,目前橋梁的建設工作已經完成了80%以上進度!
“老大難”將完美變身真正的惠民“連心橋”!厘后線橋完成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全村1200多戶4450名群眾出行難的問題,縮短繞行1個小時車程的距離!此舉大大提高營運和生產的效益,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同時為火田鎮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小鎮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