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方偉彬 蔡秋蘋)10月23日,縣委書記王金獅一行在陳岱鎮大山頂村實地考察了50KW光伏發電項目,王金獅書記一行認真詳細了解該項目建設及運營等情況,并通過手機APP了解該項目的發電及效益情況。
據悉,該項目建設為停車棚模式,兼具停車和發電功能,總投資41.2萬元,占地350㎡。8月份并網發電以來,至今75天總計發電15670度。按照之前簽訂的協議,以0.85元/度的價格賣予國家電網公司,目前已產生1.3萬多元的效益。據估算,該項目年可發電量7.5萬度,預計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6.3萬元。
近年來,圍繞如何增加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貧困村整村脫貧,陳岱鎮重點抓好以下兩方面:
整合資金,重點抓光伏發電項目促增收。通過整合扶貧等部門相關項目資金,突出抓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來增加村財收入。其中大山頂村充分利用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結合縣里推廣的“貧困村+貧困戶”光伏扶貧模式,建立起50KW的光伏發電系統,該項目預計到年底約可帶來收入近3萬元。陳岱鎮另一個貧困村峰外村也將建立起40KW光伏發電系統,目前也進入程序申報階段。
盤活存量資產促增收。認真開展貧困村村級土地、魚蝦池等資產資源的清查,弄清現狀,摸準家底,理清舊賬,通過出租、承包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加以盤活利用。其中峰外村通過協商和訴訟兩條途徑解決160畝魚蝦池承包權問題。通過魚蝦池再發包,峰外村2017年度村財收入預計可增收32.3萬元。大山頂村600畝山地以前30年的承包款才1千元,承包期今年到期后,對山地和部分田地再發包,預計村財每年就可增收3萬余元。
通過這兩項措施的推動,陳岱鎮兩個貧困村—大山頂村和峰外村今年的村財都將超過10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也將達到5萬元以上。根據貧困村脫貧摘帽標準,除村集體經濟收入外,這兩個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2%以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縣平均水平80%以上,有望2017年底如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