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劉艷丹 火田鎮水利站 文/圖)山扭頭,有水流。筆者來到云霄縣火田鎮高田村桃仔陂,只見一排排河卵石整齊地砌起230米的格賓石籠檔墻,小溪沿著這座護欄暢快地向前行;聽,混凝土攪拌機“轟隆隆”地運作著,施工現場如火如荼,“扁擔挑扛”的農田耕作過去式正逐漸消散于塵土飛揚中。近日,火田鎮搶抓水利施工黃金期,加速推進冬春水利建設,夯實鎮水利基礎,努力完善生態保護格局。

高田村位于山區,是革命老區兼省級重點貧困村。為增加農民收入,科技興水,火田鎮投入400萬建設高田村片區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該項目是2017年度火田鎮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火田鎮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預計于年底竣工,它將新增灌溉面積500畝、節水灌溉面積1000畝,每年新增糧食5.2萬公斤、種植業總產值174.3萬元。
“通過新建和維修攔河壩,渠道防滲和排水溝襯砌、新建防沖護岸、田間路面硬化以及施用有機肥等措施,能使田間通達機耕路率達到85%,渠道通水率達90%,為項目區糧食及經濟作物高產、穩產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下良好基礎。”鎮干部李漳生說。

今年以來,火田鎮依托“河長制”,全面落實“三全”、“四有”實施方案,建立河長、河段長及專管員巡河督查長效機制,及時自查整改,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成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目前,火田鎮還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些水利項目建設——
總投資664萬元的5.27公里火田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已完成進度的22%;投資150萬元的赤毛溪水庫已進入收尾階段;后埔浮水橋,在原橋的基礎上搭建新后埔中橋,解決下暴雨時水淹漫橋,村民不能通行的問題;西林引水渠、東車村護岸也已驗收……火田鎮以水系為脈絡,補齊民生短板,全力打造沿溪綠色生態走廊。
冬春水利建設的持續加溫,為實現水生態文明建設“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火田再添新亮色。下一步,火田鎮將重點在建設萬里生態水系及漳江火田段防洪堤工程上下功夫,用綠水青山的“生態火田”留住鄉愁,為全縣水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