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網訊(林偉超 湯志民 文/圖)11月18日是位于馬鋪鄉枧河村的何氏家廟重修竣成暨省級文物保護碑揭彩慶典的大喜日子,迎接親朋賓客的彩旗沿路可見,鮮艷奪目的充氣彩門更為慶典增添了節日的氣氛。縣人大副主任蔡美華、副縣長林立鵬、縣政協副主席許師遜及社會各界人士、福建、廣東省何氏宗親代表出席了本次慶典活動。
何氏家廟,位于馬鋪鄉枧河村后厝自然村,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75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期間經過數次翻修,2016經理事會研究決定再次進行修繕。建筑古樸莊重、高雅壯觀,具有明清時期建筑風格和閩南地區的建筑特色,該祠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何氏家廟2009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建云霄、平和等地何氏族人的祖地大宗祠,也是居臺何氏的發祥地。它見證了兩岸何氏宗親血脈相承、團結友愛的親情氛圍,是兩岸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的紐帶和橋梁。


何氏家廟的重修是馬鋪鄉積極保護“五古”文化資源、努力延續歷史文脈的一個縮影。在龍鏡村,當地群眾對古厝群進行保護性修繕,用于發展成為農家生態旅游地;在寶石村,世代生活在霞城土樓里的群眾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自覺當起土樓守護者,土樓打掃裝扮得干凈整潔。當地政府還想方設法引進民間資本,適當旅游開發,讓霞城樓、楊美樓等土樓遺珠重新煥發新的光彩……截止目前,馬鋪鄉共計劃實施“五古豐登”項目5個,目前已開工4個,竣工3個,累計完成投資800萬元。
如今,一個個文物保護項目在各村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歷史文化資源留住了“文脈”,有力推動了全鄉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馬鋪鄉這些蒼翠秀麗的古村落,在全鄉上下“修舊如舊”的共同努力下,“記住鄉愁”的味道越來越濃,寶貴的歷史文化遺存重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