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簡介



本網訊(吳毓桑 徐蔭圈)云霄縣和平鄉棪樹村,曾是省級貧困革命老區村,也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三年來,為擺脫革命老區村的發展困境,棪樹村依托千畝枇杷林建起枇杷觀光園,蜿蜒的木棧道將枇杷產業與生態旅游無縫銜接,為村莊打響了名氣、帶來了人氣。棪樹村在加快“生態+”項目化的同時,引入文創活水,提升優化“生態+”的文化內涵。
文創試驗始于萌物“金丸子”,枇杷被擬人化,制作成可愛的人形立像、文明標語出現在枇杷觀光園的各個角落。靈動的“枇杷娃”彩繪圖、機靈可愛的“枇杷娃”模型,讓觀光園華麗變身,在讓游客賞美景、嘗枇杷的同時,也體驗了一把“創意旅游嘉年華”,分享棪樹村的文化故事。
“文創之燈”產生了枇杷生態觀光園的鄉村游效應,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成為都市人的新歸途。游客的增多,也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農副產品的銷售,點亮了特色農家菜,土雞蛋、蜂蜜等土特產品的銷售之路。如今的棪樹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5年的4000多元增加到12900元;去年村集體收入10.28萬元,其中村級經營性收入5.28萬元。
目前,棪樹枇杷觀光產業園二期建設開啟“加速度”模式,長達4.5公里的棧道及旅游步道即將鋪設完畢。游客服務中心、文化建設館及村莊立面改造等工作火熱推進,“九筑十八潭”主要景點景觀也在持續豐滿血肉……棪樹村與內洞村兩個“旅游明星村”隨項目的推進,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一充滿文創元素的“生態紐帶”將進一步帶動內洞村、棪樹村等周邊村莊的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群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