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湯金梅)保護“非遺”文化,是很多人的共識,但如何將“非遺”推廣好,卻是一項難題。日前,我縣收藏愛好者張學明籌辦了八寶印泥收藏展,將獨具漳州特色的八寶印泥讓更多人所熟知,了解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八寶印泥文化。

日前,云霄首個八寶印泥收藏展開幕, 300多枚展品一齊亮相,吸引了眾人駐足參觀。
本次展覽共展出張學明收藏的300多枚各個時期八寶印泥,主要有著名的麗華齋、南陞(sheng)齋、國華齋、古山齋、勝記、石家等。其中,一枚于民國20年前后出自魏家麗華齋的八寶印泥,雖經近百年的歲月滄桑,印泥依然鮮艷如新,金印完整,藥香濃郁宜人。
福建人物畫藝委會副主任黃啟根說:“參觀了八寶印泥展,我覺得品種繁多,而且里面充滿了許多很好的故事和傳說,還有我們張總對印泥的特殊情懷,這些是他花很大的心血收集來的,我們可以看出來它每個年代,每個品種都放得整整齊齊的,而且非常有文化的味道,非常有書卷味,看了展覽我覺得這個展覽非常了不起,我也希望這個展覽以后辦得更加豐滿,把這個展覽辦到漳州去,這是云霄和漳州一種文化的交流,也讓漳州人民看看,三寶之一的八寶印泥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歷史。”
八寶印泥收藏館館長張學明說:“對八寶印泥我從小有很深的情結,小時候村里有人被鐵釘釘到,他用的就是印泥這種紅色藥膏,對它從小有很深的感情,這幾年來通過收藏的過程中,發現漳州八寶印泥有非常優秀的、深遠的文化,它的精美程度讓我非常震撼,這幾年我們花了時間和精力,對八寶印泥進行收藏并整理歸類,這次更是一場匯報的展出,我們想把漳州這么精美的八寶印泥呈現給大家,告訴大家八寶印泥曾經有這么輝煌的歷史,告訴大家八寶印泥的從業者都是社會的精英,他們的家國情懷貫穿漳州八寶印泥的發展歷史。”
漳州八寶印泥,是中國第二批中華老字號,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色澤鮮和、氣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燒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滲油,冬不凝凍等八大優點,享有“印紙則桃花欲笑,鈐朱而墨韻增輝”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