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黃曉玲)3月5日,在全國第55個“學雷鋒日”、第19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云霄縣和平鄉黨委、政府攜手團縣委、縣婦聯、縣科協唱響“三重奏曲”, 在和平鄉棪樹村老年人活動中心門口集中開展了“大愛新云霄,建功新時代”志愿服務活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主題活動以及“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倡導文明”“樹新風”等宣傳活動,暖心拉開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序幕。“共尋雷鋒足跡”、“傳承雷鋒風骨”、“爭做雷鋒傳人”,同奏和平鄉“鄰里守望、情暖云霄”新時代志愿服務新篇章。

和諧志愿曲第一樂章:家園清潔,我們在!
在棪樹生態觀光園,團縣委及和平鄉的志愿者們身著紅色小馬甲,以一襲活力之紅,穿越在山青清秀的枇杷林中。“紅馬甲們”充分發揚著“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獻即樂精神,擼起袖子、俯下身子,在木棧道、小河邊、林子里,拾起垃圾,清理臟污,用腳步丈量著園區內的每一寸土地,共同守護這片俊秀家園。潺潺的小溪邊,初春溪水冰涼,志愿者們毫不在意,彎腰清理著溪道中漂浮的塑料袋、紙張、飲料瓶等。“叔叔阿姨是我們的好榜樣!我也要向他們學習!”過往的游客小姑娘也幫忙撿起紙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場學雷鋒志愿活動。
和諧志愿曲第二樂章:新風宣傳,我們來!
“阿姨,這是我們倡導移風易俗的宣傳單,您看看。”
“姑娘,我也不識字呀,這上頭寫著啥呀?”
“我來給您講。我們主要倡導四方面,婚事新辦、喪葬簡辦、喜事廉辦、節慶省辦......” 鄉婦聯主席方淑云拉著吳阿姨的手就開始地嘮起了移風易俗的“方言版”,聽得吳阿姨連連點頭。在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縣婦聯與和平鄉、村的“巾幗們”提前開展了節日活動,化身“宣傳大使”,挨家挨戶進行移風易俗宣傳。
她們巧用、活用本土方言深入淺出講解著“講文明,樹新風”的宣傳內容,通過“進千家門”拉近人與人的距離,“說百姓話”消除心與心的間隔,使得宣傳效果達到最大化,當天共發放了關于“春蕾計劃·護蕾計劃”兒童手冊、家風家訓、反家暴、移風易俗、關愛女性等近千份宣傳材料,同時也為村民送去了垃圾袋、水杯等日用品。
和諧志愿曲第三樂章:守望關愛,我們到!
“吳爺爺,如果有人讓您打錢,您一定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騙局!”年近九十的吳爺爺膝下兒女長期出外打工,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3月5日,鄉志愿者到吳爺爺家中為他打掃衛生、量血壓的同時,并及時為其上了一堂綜治安全課。
和平鄉此次積極響應“鄰里守望,情動云霄”活動的號召,將“大手牽小手”親情關懷志愿服務活動帶到了棪樹村,為村里的孤寡、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兒童送來溫暖的慰問,并結合縣科協“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倡導文明”的宣傳主題,針對留守老人安全意識、防范意識薄弱等問題,通過宣傳欄講解、舉實例等生動鮮活的方式為老人們普及科學知識,深入進行反邪教、禁毒、掃黑除惡、打假等方面的宣傳,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
“這活動辦得好!娃們也好!以后要多來看看爺爺!”吳爺爺握著志愿者們的手高興地合不攏嘴。
當談到今天的感悟時,志愿者小張這樣說道,“盡我所能,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老人家們高興平安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簡短的一句話,既是對“學雷鋒精神”最好的詮釋,也是對“學雷鋒精神”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