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蔡育忠)谷雨已過,正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一大早,云霄縣下河鄉下河村支部書記蔡勁松便帶著村民,來到村里的楊桃園里忙碌了起來。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積極貫徹鄉黨委‘抓黨建、強服務、促產業’的思路,大力實行‘黨建+產業’模式,力促楊桃產業做大做強。自去年8月份以來,我們下河楊桃價格相比前年有了較大的提升,群眾的收入增加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了,小小楊桃樹真的是我們村民的‘致富樹’啊!”云霄縣下河村支部書記蔡勁松興奮地說。

領頭羊帶頭有底氣
“幾年前,村里面說要搞楊桃新品種,聽說這樣有利于增收致富,但是大家都認為是新品種,不敢輕易嘗試,推廣效果比較差。后面,我們村支部書記蔡勁松帶頭搞試點,看著他楊桃園里的楊桃色澤好、爽甜多汁、價格又好,大家都爭先恐后的進行新品種種植。現在好了,在各級黨委的關心支持下,我們村的楊桃不僅成為我們老百姓的‘致富樹’,聽說還是廈門金磚會晤專供水果,真的是長臉了啊!”下河村村民蔡松成笑著說道。
為提高下河楊桃品質,下河鄉引進以馬來西亞香蜜楊桃為主的楊桃新品種對本地楊桃進行改良,并在全鄉推廣種植,品種改良了,楊桃成果質量提高了,群眾的腰包更鼓了。
黨群結對有合力
下河鄉、村兩級邀請專家開展楊桃種植、管理技術培訓,有效提升農戶標準化生產水平,提高楊桃成果的質量;強化組織引領,開啟“1+2+X”黨建扶貧模式,成立“黨員扶貧先鋒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培養黨群共富體,采取優秀黨員一對一掛鉤貧困戶,開展幫帶活動,通過技術指導、政策宣傳、敦促監督、主動幫扶、就業指導、代辦業務等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除此之外,該鄉黨委還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優化設施配套,硬化楊桃種植區道路2.1公里、機耕路7公里、整理土地790畝、建成水渠5公里、泵站一座,解決了果農種植的交通和灌溉用水問題,有效提升楊桃產量、質量。截至目前,共幫助95戶農戶發展種植業,受益群眾800多人,為300多戶群眾引進楊桃新品種。
農旅結合有實力
下河鄉黨委加大資金投入,將農旅結合的思路融入整個黨建工作過程中,通過打造集農業觀光、綠色采摘、農事體驗、休閑娛樂、歷史文化觀光、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楊桃產品展示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暨文化旅游生態觀光園,助推下河村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輻射帶動全鄉經濟發展。此外,該鄉黨委還積極組織并成功舉辦多屆楊桃采摘季、楊桃美食節、楊桃王評選等活動,加大下河楊桃品牌的宣傳、推介,擴大楊桃產業影響力。近兩年下河楊桃的價格從2元/公斤提升到現在的10元/公斤,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清明節期間,每天平均有200多輛車1000多人出入村莊游玩并體驗自助采摘,全村農戶收入每天達8萬元,有效帶動農戶增收。

據悉,該鄉強力推廣“黨建+產業”模式,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做好種養、山水文章,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果蔬、旅游特色產業項目,真正用黨建工作促進農民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