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黃高合 劉艷丹 許穎 蔡江龍)“五一”是勞動者的節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會選擇旅游、觀光、休閑等方式來度過。在濱北征遷一線,征遷先鋒卻仍默默奮戰在崗位上,用辛勤的付出詮釋著勞動之美。
竹林地界線難厘清,權屬交叉,邊界復雜。濱北新區菜埔征遷工作隊在丈量到這里時遇到了棘手問題,這片不足半畝的竹林地涉及五戶群眾,其中有一位群眾經多次入戶通知遲遲不到位。
權屬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好,就會引起群眾糾紛。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生產隊長張小軟老伯對這里的情況如數家珍,為工作隊現場解決問題理清了思路。
當場,工作隊采用“扣除法”對邊界進行初步確認,先由到場的群眾認定總界線,再各自互相認界,再逐步扣除。最后,丈量點青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明天早上就開始突擊這些工作,逐戶通知。九戶家庭,文勇你跟阿平同組,負責通知這些人員,通知他們明天早上一定要到碼頭。讓他們坐船過來,船多跑幾趟沒事。”濱北新區菜埔征遷工作隊的工作人員說道。
小長假正是濱北新區外出村民返鄉的集中期,也是征遷工作突破難點的黃金時間。在征遷一線,廣大征遷先鋒們直面難題,有效溝通、耐心傾聽,多角度想辦法協調解決。他們放棄休息時間,“5+2”、“白+黑”、 “雨+晴”全天候地投入征遷。他們帶著滿腔熱血,披荊斬棘,步履堅毅而匆忙。
忙碌,讓勞動節顯得更有意義。“五一”小長假,濱北征遷不“停擺”,呈現出了“馬不揚鞭自奮蹄”的高昂勁頭。截至目前,濱北新區已完成206戶、244畝的丈量點青工作。
4月30日,南湖山美征遷組像往常一樣召開例會,說進度、擺問題、談措施,逐個解決問題清單。表格里征遷數據被逐項更新,新的工作計劃被逐個羅列,征遷干部們連軸轉的一天又將在此重新啟幕。
走出“作戰營”,來到征遷前線。征遷干部們入戶傾聽村民訴求、了解村民想法,通過加大政策引導和宣傳,講清做透村民思想工作。專誠服務,貼心服務群眾。
“因為是市政工程,可以改變村里面的居住環境。我們村這些村干部、鎮干部利用五一這段時間為我們家鄉加班加點,我很感動。”村民陳松家說道。
仲春驕陽下,莆美鎮及南湖指揮部主要負責人駐一線,及時協調解決項目開工點進場通道用地問題;鎮村干部們頭戴斗笠,手執卷尺忙碌丈量田地。
“工作組和村兩委利用晚上進行說服動員,講解項目的公益性,群眾逐漸理解,想通了項目對他們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以后可持續發展的前景。最近我們工作開展都比較順利,對于后期的工作我們充滿信心。”南湖山美征遷組組長羅振城說道。
“五一”小長假,南湖濕地生態園征遷不“停擺”,呈現出了“馬不揚鞭自奮蹄”的高昂勁頭。截止目前,南湖濕地生態園已丈量田地68戶,完成總進度的40%,已簽約領款41戶。其中,僅4月29日一天共發土地補償款2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