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方圣煒)水葫蘆又名鳳眼藍,浮水草本,在適宜的環境中繁殖迅速。水體富營養化是水葫蘆不斷繁殖生長的根基,成片生長的水葫蘆不僅會阻斷河道,影響航運和泄洪,還是農業、水利、環保的“頭號敵人”,而且會限制水體流動,使水體中的溶氧量減少、水體發臭,抑制浮游生物生長,甚至會導致魚類大量死亡。
“2018年新春伊始,云陵鎮黨委、政府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水葫蘆進行攔截和清理?!痹屏赕偹止茴I導曾清峰介紹道,“漳江河道云陵段北起虎頭潭南至324國道九尾橋下,全長3.5公里,河段流經云陵鎮渡頭、下坂、北園、王府、溪美、大園、下港等7個社區(村),是主城區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段。2018年初至今累計已出動2500多人次進行水葫蘆清理。僅漳江下坂段,每天清理的水葫蘆就有近20船?!?/span>
既然已進行了清理,為何多處河道內仍有大片水葫蘆?云陵鎮鎮長吳文群說:“水葫蘆生長太快了,往往費時一天清理出一片水域,一晚上又長滿了?!辈粌H如此,水葫蘆因為適應性極強,清理后的殘枝敗葉隨河水漂流,在水流較緩處就能繼續生長并迅速繁殖。最開始只在云陵鎮與火田鎮交接處的漳江河段發現水葫蘆,可由于最近一段時間氣溫回升,外加降雨量普遍偏少導致河中水體富營養化,形成特定水文氣候條件,河道成為水葫蘆大量繁殖的溫床,正是因為這些特殊原因,造成漳江云陵段河道水生植物水葫蘆爆發性生長。

針對漳江河道水葫蘆爆長的情況,云陵鎮黨委書記方錦洲、鎮長吳文群高度重視,多次到漳江沿岸進行實地查看情況,并現場召集河段內的社區(村)主干現場辦公,協調解決打撈事宜。要求各社區(村)落實制定措施,主動應對,力求把水葫蘆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要從根源上解決水葫蘆大面積爆發的危害。
目前,云陵鎮已經針對漳江水葫蘆污染問題制定了整治方案,及時成立專業水葫蘆打撈隊,并做到“三到位”(資金到位、設備到位、人員到位)、“兩及時”(及時建立24小時河道水葫蘆巡查機制、及時定期進行河道機械清淤疏通)、“兩設立”(設立多級攔截網將水葫蘆攔截在可治理范圍進行打撈作業、設立電話反饋專線讓全民共同參與監督)。著力全面加強排查實施流域工業企業、沿岸場種養、建筑工地、畜禽養殖等影響水體的生產生活廢水、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等污染整治,同時力爭將防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使沿岸鎮街和村社衛生環保、生態優美,漳江河道水質整體達到標準,努力將漳江流域云陵段兩岸建設成集防洪、綠化、休閑、旅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水清岸綠、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景色宜人的“高顏值”河岸線和休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