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謝聯輝教授率隊赴云霄縣調研科技小院建設及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情況,深入楊桃、枇杷科技小院及農業企業,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專業指導和建議。漳州市科協主席黃慶云,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林貴達,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省現代農業(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肖順教授等分別陪同調研。

首站調研楊桃科技小院 共謀產業高質量發展。謝聯輝院士一行來到楊桃科技小院,實地考察楊桃種植、病蟲害防治及產業升級情況。調研組深入田間地頭,詳細了解科技小院在品種改良、生態防控等方面的創新實踐。
謝聯輝院士對科技小院在推動楊桃產業標準化、品牌化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他提出要優化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推廣生態種植模式,助力果農增收致富。同時建議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結合,發揮科技小院“零距離服務”優勢,加強高校科研力量與地方產業的對接,提升楊桃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考察枇杷科技小院 推動科技賦能特色產業調研組。前往枇杷科技小院,謝聯輝院士仔細聽取了科技小院在枇杷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優化及產業鏈延伸方面的匯報,并參觀了枇杷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謝聯輝院士指出,枇杷產業要立足科技支撐,加強品種改良和標準化生產,同時探索深加工路徑,提高產品附加值。他建議科技小院進一步發揮“科技+服務”優勢,為農戶提供精準技術指導,推動枇杷產業可持續發展。
期間,謝院士同大家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親切回信,深入了解小院運行機制、工作模式和服務“三農”工作情況,對同學們扎根鄉村“自找苦吃”的精神表示贊許,指出科技小院是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的重要載體,要持續加強校地合作。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研究生和實習生代表匯報了在科技小院的實踐與服務心得。學生代表表示:“在田間實踐中,我們不僅驗證了課堂所學,更深刻體會到科技對農業的變革力量。通過深入田地,與農戶交流互學,也增強了把復雜技術轉化為‘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實操方案的能力。”謝院士還對科技小院的未來發展提出“四個創”方向——創新、創業、創造、創優,要傳承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英龍精神,鍛造知農愛農的硬核擔當。

走訪綠州農業 探索蔬菜產業創新發展模式。謝聯輝院士一行來到漳州綠州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調研蔬菜產業現代化發展情況。調研組重點考察了 “公司+農戶”合作模式、新品種種植技術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情況,并與企業負責人、種植戶深入交流。
謝聯輝院士對綠州農業在新品種推廣、聯農帶農方面的探索表示贊賞,并建議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種植結構,推動蔬菜產業向綠色化、品牌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來源:云霄縣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