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批做“減法” ,服務做“加法”,政務服務再提速。近日,云霄又一項目“拿地即開工”。
“真沒想到,24小時內就拿到了三證!‘拿地即開工’模式,效率真是太高了!”前來領取證書的福建科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辦人陳先生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福建科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溫尼龍樹脂材料生產項目由馬鋪鄉人民政府引辦,項目用地面積16,90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3,812平方米,立項備案總投資2.5億元。該項目在24小時內一次性取得不動產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這一高效審批的背后,是云霄縣自然資源局、行政服務中心“跑腿辦”、住建局等多部門協同發力、深化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創新成果。
“以往企業從拿地到獲準施工,需依次申請不動產權證、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前后環節互為前置,串聯辦理時間需要1-3個月”,行政服務中心“跑腿辦”負責人介紹,“如今通過多部門聯動,我們整合資源、重塑流程,將多個審批階段壓縮為一個協同辦理環節,企業‘一套材料、一次申報’,我們‘同步受理、并聯發證’,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
自2023年起,云霄縣自然資源局、行政服務中心、住建局等多部門聚焦工業項目落地堵點,主動靠前、集成服務,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從憂心“手續繁、環節多、耗時長”,到驚嘆“流程簡、服務優、速度快”,主動打破“坐等審批”的傳統模式,是推出“審批前移”新舉措。該模式以自然資源部門土地供應和規劃預審為基礎,行政服務中心“跑腿辦”統籌協調、幫辦代辦,住建部門同步介入施工許可條件審核,通過“靠前服務、并聯審批、信息共享”,實現審批服務全鏈條重構,讓企業真切體驗了云霄速度。此外,靠前服務還體現在面對面的精準對接上。除了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指導,相關部門在項目拿地初期和辦理過程中,專門組織了多部門與企業共同參與的碰頭會。這種高效的溝通機制,有效消除了信息壁壘,成為項目加速推進的“潤滑劑”。
“拿地即開工”,不僅是一個審批速度的承諾,更是云霄縣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環環相扣的服務,讓企業告別了審批路上的“馬拉松”。審批做“減法”,服務做“加法”,云霄正以實實在在的改革效能,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云霄融媒綜合云霄縣自然資源局、云霄縣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通訊員:方一淳、吳依萍